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9博体育摄影家李靖:举起相机我离腾空而起的导弹只有80米

发布时间:2023-12-25 06:21:45    浏览:

  9博体育李靖,原《画报》主任记者,“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全国全军知名摄影家。自1973年从事军事摄影工作以来,他始终聚焦硝烟弥漫的战场、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和边防一线官兵,以书写中国军队影像历史的责任感和精湛的摄影技术定格了无数珍贵的历史瞬间。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和中国新闻摄影记者最高奖——金眼奖,三次获评中国新闻奖,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北京的金秋,天高云淡,色彩斑斓。记者见到李靖老师后,谈起的第一个话题,是“全国各地哪里的秋景更美”。李靖一边从书架上取出一张他亲手绘制的地图,一边笑着说,“作为一名干了40多年军事摄影的老兵,在这个问题上自己还是有些发言权的”。这些年来,他去过很多地方,用镜头记录部队发展成就和官兵精神风貌的同时,也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李靖:我有一张地图,每次去采访,都会记录下自己的行程。从北京出发,乘飞机、火车、汽车,或者徒步,我用不同的颜色记录,那张地图被画得满满当当的。

  从事军事摄影工作40多年,李靖去过全国很多地方,但让他印象最深刻的要数30年前的西藏墨脱之行。1993年,李靖在西藏采访了两个多月时间,行程4000多公里,走遍了日喀则、山南、错那等地的高海拔边防哨所。在抵达最后一站林芝后,李靖在采访中听人说,还有一些边防官兵坚守在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于是,他果断决定徒步前往墨脱进行采访。

  李靖:墨脱是当时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所以那里的故事很少有人传出来。墨脱官兵在里边太辛苦了,一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我特别感兴趣,就想进去看看。

  进墨脱本来没有路,但当年官兵们在荆棘林中开路、在悬崖上架梯,在绝壁上攀岩、在江河上溜索,硬生生地走出一条路。李靖告诉记者,启程进墨脱前战友提醒他,进一次墨脱就像经历一次战斗,太难了。果不其然,他出发没多久,两个大脚趾的指甲盖就被磨得脱落了,每走一步都是钻心的疼。后来他向营长诉苦时才知道,磨掉指甲盖对墨脱官兵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李靖:我向营长诉苦,“指甲盖掉了,疼死了。”营长对我说,墨脱的官兵中,没有一个人没掉过指甲盖。和官兵们熟了以后,他们告诉我,有一位在墨脱干了10年的干部,每年都要进出墨脱几次,有人提醒他把磨掉的脚指甲盖留起来,等他退役走的时候,带出去43个指甲盖。我听了这个故事后,非常感动。我这才两个脚趾的指甲盖脱落,根本不算什么。

  那次墨脱之行历时25天,李靖背着摄影器材徒步翻越了海拔近5000米的多雄拉山,途经原始森林时还要承受毒蚊和蚂蟥肆虐的袭扰。采访中李靖坦言,尽管出发前他以为自己做足了心理准备,但真正身处其中,还是感觉举步维艰、苦不堪言,甚至有过独自躲起来放声大哭的时候。但擦干眼泪后,他咬着牙继续前行,用镜头忠诚地记录下这条“天路”上的艰辛与泪水、顽强与不屈、光荣与梦想。

  李靖:我在树林里边号啕大哭,哭过之后一下就轻松了,把眼泪一擦继续往前走。那一趟到墨脱,对我教育很深,前前后后有29名官兵牺牲在进墨脱的那条路上,有的是翻越多雄拉山时遭遇雪崩,有的是在巡逻路上被毒蚊、蚂蟥叮咬,失血过多。墨脱是我一直忘不掉的地方,我一共去了4次。

  《漫漫墨脱路》组照之一:1993年9月12日,官兵翻越多雄拉山进墨脱(李靖 摄)

  1993年从墨脱采访结束后回到北京,李靖加班加点将他拍摄的大量照片进行整理筛选,并且配上饱含真情的记者随笔,在杂志上发表了图文并茂的摄影专题《漫漫墨脱路》,在军内外产生强烈反响,并在各类摄影比赛中屡获大奖。李靖告诉记者,冲锋在前,主动奔赴最艰苦的基层一线、最危险的新闻现场,是军事新闻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也是他从小就很向往的职业。

  李靖:我作为摄影记者,一年有200多天都在外采访。我们记者,尤其是军事记者,在灾难和突发事件面前,要拍摄部队行动,记录珍贵资料,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李靖小时候就对军营充满了向往。上中学时部队到学校征兵,他主动报名参军。新训结束后,他被分到了喷火连,还进了宣传队。凭借着肯吃苦、敢担当的劲头,李靖入伍第一年就被评为“五好战士”,第二年获评“模范共青团员”。1973年,多才多艺、表现出色的李靖成为一名专职摄影报道员。

  李靖:因为我喜欢摄影,就全身心投入其中。担任专职摄影报道员的第二年,我就被提拔为干部了。那时候,我白天下连队去采访、拍摄,晚上回来在暗房里冲洗照片、烘干、放大、写图片说明,经常一干就是一宿。第二天一早就送到收发室,邮寄出去投稿。一年能在《报》、原《战友报》、省报等媒体,发表好几十篇作品。

  实干成就梦想。1984年,在军事新闻摄影领域崭露头角的李靖被选调到《画报》工作,新岗位为李靖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1985年他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校期间,他两次利用寒暑假奔赴祖国西南边陲的老山前线采访。在前线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从炮火纷飞的老山主峰到八里河东山,李靖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到一个个前沿哨所。有一次,他和战友在前线遭遇敌方的炮火追射,与死神擦肩而过。回忆起当时冒着炮火穿越南疆战场“百米生死线多年,李靖仍然历历在目。

  李靖:有一次,我和报道员小杜在前沿哨所活动了一天。在我们离开的时候,有一段几十米长的小坡,那是暴露地段。对方用迫击炮追着我们打,炮弹左一发、右一发地落在我们身边,大概打了6发。我们玩儿命地跑,一边跑一边哈哈大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笑。等越过山坡之后,我们躺在那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色苍白,也笑不出来了。后来回到北京,看见部队医院的一位心理医生,我就跟他说起这件事,他说,“你这是一种害怕的心理。”

  两次前往老山前线采访,在老山的前沿阵地,在狭窄的猫耳洞里,李靖无数次按下快门,记录了大量珍贵的瞬间。后来,他拍摄的《冲过生死线》《守卫南疆》《今日我十八》《猫耳洞里摆“战场”》等作品在北京高校展出,激发了无数年轻学生的爱国之心。而李靖也在一次次直面苦与累、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之后,真正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战地记者。

  李靖:我去了老山以后,整个思想完全变了。战士们在猫耳洞里,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而且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我从他们表情里看不出一丝惆怅、苦闷。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我从老山回到北京后,乘坐公共汽车走到长安街时,灯光璀璨,感觉跟老山有天壤之别。从那一刻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把我的镜头始终对准战士,多报道战士,让更多的人知道9博体育,我们的战士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一次,是我人生最大的一个转折。

  李靖告诉记者,他有一个摄影包,里面放着相机、镜头、存储卡,以及充满电的电池,从接到命令到出发,最多只用10分钟。这个习惯,他已经保持了很多年,为的就是时刻保持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好领命出征。

  李靖:只有最先抵达新闻的现场,才能获取最新的信息。如果不能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的话,后续就是零,不可能拍到有价值的画面。所以关键时刻就是要果断,要下决心,该冲的时候就要冲上去,该出发的时候就要迅速出发。

  “有军人的地方就应该有军事摄影记者的足迹!” 这是李靖从事摄影工作之初就对自己提出的职业要求,也折射出他对军营最线多年来,身材消瘦的他,背着几十斤重的采访包一次次深入基层,用最扎实的脚步丈量着祖国最边远最艰苦的边海防,用相机记录下无数个精彩的强军时刻。

  李靖:我们军事摄影记者最喜欢拍摄演习,平时最想跑的就是边海防,因为越艰苦的地方越容易出片子,越能拍出好的专题。

  “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场还不够近。”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一句名言,写在李靖每个采访本的扉页上,也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心里,成为他几十年的不懈追求。1988年“3·14”南沙海战,李靖是最早抵达战场的记者之一。李靖回忆说,当时他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华阳礁,在用竹子搭建的10平方米高脚屋里与守礁官兵一起生活了3个月时间。

  李靖:我作为从北京去的第一批记者,在3月底就赶到了南沙。当时只有我一个摄影记者,我要求到距离大陆最远的礁——华阳礁。在华阳礁,6个人守在一个竹子搭的、面积只有10平方米的第一代高脚屋里。太阳一出来,非常闷热,像蒸笼一样。那个地方,紫外线特别强,天热的时候,我就穿着背心、短袖,几天的时间,身上就被晒得大泡套小泡。在华阳礁待了一个多星期后,我又跟着船到其他几个礁采访,在南沙一共待了3个月。

  南沙岛礁上高温、高湿、高盐,缺淡水、补给困难。尤其是当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就在这种条件恶劣、危险四伏的环境下,李靖一边拍摄、采访9博体育,把南沙最真实的情况记录下来,一边和守礁官兵一起以苦为乐、坚守战位。谈起那段守礁的日子,李靖言语间满是怀念。他动情地说,礁上物质匮乏,条件艰苦,但内心很充实、很快乐。直到现在,他还会常常想起战士们那一张张淳朴、乐观、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脸庞。

  李靖:我会做饭、和面,拿废旧瓶子当擀面杖,给他们烙馅饼、葱花饼、蒸菜饭,战士们看到之后,非常开心9博体育。那时候,礁上没有淡水,每个人只有一个25升白色塑料桶的淡水,洗脸、刷牙、洗澡都用这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补给。他们如果生病了也没办法,那个时候直升机还飞不过去。

  在南沙期间,李靖冒着四五十摄氏度高温,背着摄影器材跑遍了我方控制的所有礁盘,被强烈的紫外线晒成二度烧伤,身上大水泡套着小水泡。尽管吃尽了苦头,但李靖在新闻摄影上也收获了累累硕果。他拍摄的《南沙首代守礁人》《高脚屋的故事》等作品发表后在军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南沙守礁官兵的坚守与奉献。李靖很欣慰地说,他曾先后四次奔赴南沙,发表了很多关于南沙的照片,留存了大量南沙军史图片资料,这是他生命中极为珍贵的经历和财富。

  李靖:我一共去了南沙4次,后来再去的时候,都是第三代礁堡了。那房子很宽敞,是二三层楼,地基的地方是大的蓄水池和油池。官兵们用无土栽培的方式自己种蔬菜,舍不得吃。他们说看着绿色,都是一种享受。我说,“要不尝一口,割了还可以种。”他们就摇摇头,“再看看,再看看,真的不舍得。”边海防战士的生活既枯燥,又艰苦,还危险,他们的那种默默奉献是发自内心的,你看不到他们脸上有惆怅、伤心、寂寞的情绪,太可爱了。

  在李靖看来,作为军事摄影记者必须要具有更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更快的行动能力,才能在突发事件中捕捉到最鲜活的影像。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李靖和同行的记者从都江堰乘冲锋舟挺进震中时,突然遇到余震,冲锋舟倾覆,他跌落水中,险些丧命,但他毫不畏惧,继续在灾区奋战了20多天,发表新闻照片100多幅。1998年长江全流域爆发特大洪水,他第一时间抵达抗洪一线,直接深入到最危险的地区,一边参加救援,一边按下快门,拍摄了大量珍贵照片。采访中,说起官兵们在湖北省公安县簰洲湾冲锋在前、舍己救人的壮举,李靖几度哽咽。

  李靖:1998年8月1日,那天晚上没有月光,光线很暗。当时水位已经涨到一房高了,我们乘冲锋舟一边寻找洪水中失散的人员,一边喊。天快蒙蒙亮的时候,突然从远处一片小树林中传来了呼喊声,我们赶过去,发现那里有不少的战士。我们正准备去救他们的时候,战士们却异口同声地说,“先救老百姓。”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一位老大爷,他是被洪水冲下来的。有个战士叫葛保国,他一手抱着树,一手抱着老大爷,在水里待了一宿。这些战士们为了被洪水围困的老百姓,为了他们的生死安危,把自己的生死抛到脑后。

  作品《洪水无情人有情》,展现了1998年8月1日晚长江干堤决口,抗洪战士葛保国死死抱住洪水中的老大爷,坚持了9个小时,直到救援船到来(李靖 摄)

  作为军事摄影记者,李靖40多年如一日冲锋在前、忠诚履职,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出色的答卷。在“联合-96”大规模联合军演中,为了让导弹发射的画面拍得更震撼,李靖选择在山下80米的距离进行拍摄。也就在这次军演中,他拍摄的作品《牢记我军神圣使命提高现代作战能力》荣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李靖很自豪地说,自己圆满完成30多次重大演习和联演、联训采编任务。

  李靖:我拍摄的多数题材都是演习、训练、联演、联训。搞摄影的人,不能害怕,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第一现场,抓住第一瞬间。那次在东南沿海进行的演习,刚好要在山洼里发射一枚导弹。我们就在山洼里,距离导弹只有80米,一旦导弹出事的话,毫无退路。

  作品《东南沿海大演习》,摄于1996年3月“联合-96”演习(李靖 摄)

  “按下快门的瞬间,就如同扣动扳机的战士,必须无惧生死,抵近战场前沿,才能留下最真实的历史瞬间。”这是李靖始终坚守的信条。2014年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李靖荣获中国新闻人的最高奖——“长江韬奋奖”,为他四十多年的军事摄影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如今,已年过六旬退休休养的李靖仍然时刻牵挂着基层官兵,关注着强军事业的发展。他说,希望部队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军事记者,聚焦新闻现场,讲好强军故事,为人民军队的主责主业鼓与呼。

  李靖,原《画报》主任记者,“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全国全军知名摄影家。自1973年从事军事摄影工作以来,他始终聚焦硝烟弥漫的战场、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和边防一线官兵,以书写中国军队影像历史的责任感和精湛的摄影技术定格了无数珍贵的历史瞬间。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荣获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和中国新闻摄影记者最高奖——金眼奖,三次获评中国新闻奖,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