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9博体育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

发布时间:2024-01-05 09:27:09    浏览:

  9博体育作者:陆小华(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是习明确提出的要求。算法是基于数据用系统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在经济、社会生活多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基于累积数据不断迭代,成为影响信息分发、服务提供、机会分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和力量。当前,既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用得好,也要管得住,有效防范算法滥用带来的风险隐患,更要通过加强算法综合治理,实现以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

  21世纪以来,算法技术发展迅速,自动化决策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日益获得更大影响力和主导权。互联网平台通过使用算法提升信息服务与用户需求匹配度而获得竞争优势,单一平台甚至拥有日活数亿用户。中国庞大的用户群为算法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海量增长的用户数据支撑下,算法不断迭代,智能水平也在逐次提升。

  “算法面前,人变成了工具?”等尖锐问题引发强烈共鸣。推荐算法推送同类信息令用户心生厌倦,人们日益担忧算法推荐服务催生的各种“信息茧房”、伦理问题等。更重要的是,算法推荐服务对社会生活、公众认知和意识形态具有越来越大的支配作用,必然要纳入政府综合治理范围。

  从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层面看,绝不能任由推荐算法决定青少年的信息获取和价值观形成,绝不能任由推荐算法决定信息分发导致意识形态安全失衡,绝不能因法律、技术监管能力不到位使互联网信息算法推荐服务在关键时刻带来风险。可以说,加强推荐算法综合治理是一道必答题。

  其一,树立正确导向。算法由人设计就应由人操控、有人负责。算法推荐所体现的价值取向,相当程度上体现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价值观。算法应用必须向上向善,是社会共识;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优化算法推荐服务机制,积极传播正能量,是对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基本要求;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是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必须遵守的底线规则;建立完善人工干预和用户自主选择机制,在首页首屏、热搜、精选、榜单类、弹窗等重点环节,积极呈现符合主流价值导向的信息内容,提高正能量传播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则是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在算法综合治理中必须用多种规则、手段强力要求,切实监管,确保实现。

  其二,健全法律法规。2021年9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了全面规范。将于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一次在法律文本中定义了“自动化决策”一词的含义为“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分析、评估个人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或者经济、健康、信用状况等,并进行决策的活动”,并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时,“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应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个人提供便捷的拒绝方式”;还应就“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事前进行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并对处理情况进行记录”。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九部门公布的《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对管理好、使用好、发展好算法应用做出了顶层设计,确定了“利用三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治理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算法生态规范的算法安全综合治理格局”的目标,并就健全算法安全治理机制、构建算法安全监管体系、促进算法生态规范发展做出了规定和系统安排。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次区分了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五类向用户提供信息内容的算法技术,并就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算法推荐服务公告和算法备案等制度、算法推荐未成年人模式做出了详细规定。这个管理规定明确将根据算法推荐服务的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内容类别、用户规模、算法推荐技术处理的数据敏感程度、对用户行为的干预程度等,对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并对算法安全评估和监督检查做出了具体规定。

  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指导意见出台和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为算法综合治理提供了规则依据、奠定了法治基础。

  其三,提升监管能力。算法综合治理需要专业监管能力。算法不断迭代、甚至自我更新是其智能水平的体现。人们对算法的“可解释性”有多种观点,对算法推荐结果的“不可解释性”也有深深担忧,因此把算法称为“黑箱”。算法监管不仅需要专业监管队伍和不断提升的依法监管能力,还需拥有不断迭代的检测、验证、评估工具和技术监管能力,算法综合治理才可能落到实处。监管部门应当具有在不掌握算法内部结构、核心内容的情况下,以一定规则、特定输入条件、输出结果对算法进行综合测试的专业能力;或是根据算法使用者所提供的算法相关情况对其推荐服务结果进行综合验证的专业能力;以及根据相关规定对算法安全做出评估,对其自评估报告进行验证的专业能力。《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第三部分“构建算法安全监管体系”中就对“积极开展算法安全评估”提出了要求,包括“组织建立专业技术评估队伍,深入分析算法机制机理,评估算法设计、部署和使用等应用环节的缺陷和漏洞,研判算法应用产生的意识形态、社会公平、道德伦理等安全风险,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这样的专业技术评估,是有效实施算法综合治理的物质基础。

  其四,优化协同机制。建立健全有法可依、多元协同、多方参与的算法安全治理机制,是中国进行算法综合治理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所在和重要保障。协同机制建设的基础是权利、义务、责任的配置。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网民在算法安全治理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强化企业对算法应用产生结果所负的主体责任,才能够形成政府监管、企业履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算法安全多元共治局面。因此,要求企业建立算法安全责任制度和科技伦理审查制度,健全算法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加强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应对算法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协同机制有效运转也需要各个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协同运作,需要吸引专业人才队伍,汇聚多方资源投入,为算法安全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9博体育,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9博体育,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9博体育、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友情链接